17318002201
一、夫妻互相转移财产怎么办
夫妻一方转移共同财产,另一方要及时采取措施维护权益。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发现对方转移财产迹象,可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;离婚时发现,分割财产时转移方应少分或不分;离婚后发现,可向法院起诉请求再次分割。
为更好维护权益,建议如下:
1.留意财产动向,当察觉对方有转移财产迹象时,及时申请法院分割共同财产。
2.注重证据收集,日常保留银行转账记录、房产交易凭证等关键证据,以便在需要时能证明对方转移财产行为。
3.若在离婚时或离婚后发现对方转移财产,果断运用法律武器,向法院起诉保障自身财产权益。
二、夫妻互相转移财产在法律上如何追责
夫妻互相转移财产,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追责方式。
若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,一方发现另一方有转移财产行为,可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。依据《民法典》规定,一方有隐藏、转移、变卖、毁损、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行为的,另一方可在不离婚的情况下分割共同财产。
若在离婚时发现对方转移财产,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,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。离婚后,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,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,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,诉讼时效为三年,从当事人发现之日起计算。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重新分割财产,让转移财产方承担少分或不分财产的责任。
三、夫妻互相转移财产法律上如何追责
夫妻互相转移财产,在不同阶段追责方式不同。
若在离婚诉讼期间,一方发现另一方有转移财产行为,可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,防止财产进一步流失。根据《民法典》规定,法院对于转移财产一方,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,可判决其少分或不分。
若离婚后才发现对方曾转移财产,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,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。需注意诉讼时效为三年,从当事人发现之日起计算。
在追责过程中,主张对方转移财产的一方要承担举证责任,需收集如银行转账记录、交易凭证等能证明对方转移财产的证据。